1、微穿孔板消音器是一种利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制成的消声器,该消声器不用任何多孔吸收声音的材料,而是在厚度小于1mm的薄金属板上钻许多微孔,这些微孔的孔径一般为0.5~1mm左右,穿孔率在1%~3%之间。
2、微穿孔板消音器不仅仅具备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特点,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消除气流噪声,而且具有耐高温、耐油污、耐腐蚀等性能。
3、然而,传统的微穿孔板消音器仅仅通过开设微孔,以达到消音的效果;虽然具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消音效果,但是一旦大体量且持久地送风,那么消音效果将大打折扣,从而容易扰乱居民生活。
3、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设置有折边,且相邻所述隔板上的所述折边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吸音腔,且所述吸音腔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消音孔,所述吸音腔内设置有第一吸音棉。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时,消音孔能够对噪音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降低;与此同时,吸音腔也能够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声音的回声和噪音,以提供更为宁静的环境;噪音被吸收至吸音腔内后,第一吸音棉能够辅助吸音腔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更进一步地减少噪音。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导流面能够对风体进行切割,并导流至相邻隔板之间,从而风体不易因与隔板发生强烈碰撞而产生较大的噪音,以达到减少噪音的效果。
7、可选的,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包括:两个承接部和两个缓流部,两个所述承接部和两个所述缓流部一一对应且与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一一对应,所述承接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隔板上,且两个所述承接部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缓流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承接部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流组件能够降低风体的速度,以此来降低风体与隔板之间所产生的噪音。
9、可选的,所述承接部包括:承接杆和承接板,所述承接杆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隔板上,所述承接板固定套设于所述承接杆上,且所述缓流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板与所述承接杆之间,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承接杆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接杆和承接板的配合,以对缓流部进行承接,从而便于降低风体的流动速度。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转动环、限位块和双向丝杆,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承接杆之间,所述承接杆上贯穿开设有容置孔,且所述容置孔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杆固定,所述双向丝杆固定穿设所述转动环,且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内、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螺纹孔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固定杆对准固定孔;然后,转动转动环,以驱动丝杆转动,从而固定杆不断伸出容置孔,并向固定孔插入,从而完成对承接杆的固定。
13、可选的,所述缓流部包括:缓流板和缓流弹簧,所述缓流板滑动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杆上,所述缓流弹簧套设于所述对应的所述承接杆上且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缓流板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体被导流至相邻隔板之间时,风体将撞击缓流板;此时,缓流弹簧被压缩,以对冲击力进行消减,不仅仅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且能减缓风体的流动速度,以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产生。
15、可选的,所述缓流部还包括:第二吸音棉,所述缓流板上贯穿开设有降音孔,所述第二吸音棉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缓流板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吸音棉一方面能够对噪音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缓流板所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
17、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橡胶套,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设置为子弹头,且所述橡胶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穿设固定孔的过程中,子弹头能够便于橡胶套的穿设;然后,通风时,若承接杆受到波动时,橡胶套能够杯被挤压,进而达到缓冲的效果,以使得固定杆与隔板之间不易产生噪音。
19、可选的,所述缓流部还包括:延伸杆、第一缓流片和第二缓流片,所述延伸杆固定于两个所述缓流板之间,所述第一缓流片固定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缓流片固定套设于所述延伸杆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体将对第一缓流片进行撞击,此时,第一缓流片将发生弯曲形变,以进行缓冲,进而达到降低风体流动速度的效果;且风体将由相邻隔板之间的两个第一缓流片之间通过。
21、可选的,所述吸音腔远离所述切割导流面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吸音棉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消音后,可拧下连接螺栓,并将盖板从盖槽内取出;与此同时,第一吸音棉将从吸音腔内抽出,从而对第一吸音棉来更换,以确保消音质量。
24、1、通风时,消音孔能够对噪音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降低;与此同时,吸音腔也能够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减少声音的回声和噪音,以提供更为宁静的环境;噪音被吸收至吸音腔内后,第一吸音棉能够辅助吸音腔对噪音进行吸收,从而更进一步地减少噪音。
25、2、切割导流面能够对风体进行切割,并导流至相邻隔板之间,从而风体不易因与隔板发生强烈碰撞而产生较大的噪音,以达到减少噪音的效果。
26、3、长时间消音后,可拧下连接螺栓,并将盖板从隔板上取下;与此同时,第一吸音棉将从吸音腔内抽出,从而对第一吸音棉来更换,以确保消音质量。
1.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隔板(1),所述隔板(1)上固定设置有折边(17),且相邻所述隔板(1)上的所述折边(17)通过固定螺栓(18)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上开设有吸音腔(12),且所述吸音腔(12)的内壁贯穿开设有消音孔(11),所述吸音腔(12)内设置有第一吸音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切割导流面(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相邻所述隔板(1)之间均设置有缓流组件,所述缓流组件包括:两个承接部(2)和两个缓流部(3),两个所述承接部(2)和两个所述缓流部(3)一一对应且与相邻两个所述隔板(1)一一对应,所述承接部(2)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隔板(1)上,且两个所述承接部(2)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4),所述缓流部(3)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承接部(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承接部(2)包括:承接杆(21)和承接板(22),所述承接杆(21)设置于对应的所述隔板(1)上,所述承接板(22)固定套设于所述承接杆(21)上,且所述缓流部(3)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板(22)与所述承接杆(21)之间,所述固定组件(4)设置于两个所述承接杆(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杆(41)、转动环(42)、限位块(43)和双向丝杆(44),所述转动环(42)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承接杆(21)之间,所述承接杆(21)上贯穿开设有容置孔(211),且所述容置孔(2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212),所述隔板(1)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孔(19),所述固定杆(4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置孔(211)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孔(19)内,所述固定杆(41)上开设有螺纹孔(411),所述限位块(43)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12)内并与所述固定杆(41)固定,所述双向丝杆(44)固定穿设所述转动环(42),且所述双向丝杆(44)的一端螺纹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411)内、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螺纹孔(4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缓流部(3)包括:缓流板(31)和缓流弹簧(32),所述缓流板(31)滑动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杆(21)上,所述缓流弹簧(32)套设于所述对应的所述承接杆(21)上且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承接板(22)与所述缓流板(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缓流部(3)还包括:第二吸音棉(33),所述缓流板(31)上贯穿开设有降音孔(311),所述第二吸音棉(33)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缓流板(3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4)还包括:橡胶套(45),所述固定杆(41)远离所述双向丝杆(44)的一端设置为子弹头,且所述橡胶套(45)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杆(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缓流部(3)还包括:延伸杆(34)、第一缓流片(35)和第二缓流片(36),所述延伸杆(34)固定于两个所述缓流板(31)之间,所述第一缓流片(35)固定于所述隔板(1)上,所述第二缓流片(36)固定套设于所述延伸杆(3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穿孔板消音器,其特征是,所述吸音腔(12)远离所述切割导流面(10)的一端贯穿所述隔板(1),且所述隔板(1)上设置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与所述隔板(1)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螺栓(16),所述第一吸音棉(13)与所述盖板(15)固定连接。